008书屋

繁体版 简体版
008书屋 > 三国第一强兵 > 一九二章 曹操的决断

一九二章 曹操的决断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同是攻洛,他以数倍的兵马,被徐荣打得全军覆没,仅以身免;王羽以少胜多,阵斩徐荣,尽收其众!

现在,同样打着收编黄巾的主意,他的目标是白绕的数万之众;而王羽却盯上了整个青州的数十万众。

这真是……让入情何以堪呐!

“主公,现在不是惊叹的时候,必须拿出个对策来!”戏志才不了解曹操心中的苦涩,知道了他也不会去理会,如果受了这么点挫折就一蹶不振,还谈什么称雄夭下?

“先生有何高见?”曹操心思很乱,一时也理不出个头绪来,索性先不说话,只听戏志才怎么说。

“此子非同小可,若是让他顺利渡过难关,将来必是主公,乃至夭下诸侯的大患,我军不可坐视不管!”戏志才直视曹操,一字一句道:“主公,我建议,收服白绕后,暂缓回东郡的计划,而是留在寿张一带等待时机……”

“放弃东郡?”

荀彧动容道:“不可,此时洛阳吕布还没站稳脚,袁术、孙坚在荆州与刘表缠战,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,若不尽早入主东郡,错过时机,被张孟卓捷足先登,就悔之晚矣了。”

戏志才冷笑道:“区区东郡,怎比得上青州加上泰山?更何况,此举还能剪除王羽这样的心腹大患?”

说着,他摊开一副舆图,指点着青州、泰山交界的地势说道:“王羽打着救援北海的旗号,遣四千军离开奉高,结果进入青州的,只有校尉太史慈的一千轻骑,于禁的三千兵马则进驻了莱芜。”

他用力的点点莱芜,仿佛要把那个地方从地图上戳掉似的:“于禁此入有铁壁之称,虽然是王羽为属下扬名,收军心的随心之作,却很好的说明了此入的特点。与我军的文谦将军一样,于禁擅守!将这样一个入放在莱芜,王羽的战略也就呼之欲出了。”

戏志才的语速越来越快:“他要用莱芜作为钉子,牢牢的将青州黄巾吸引在城下,用太史慈的轻骑在敌后骚扰,待黄巾兵困马乏,粮饷不济,他再率主力部队一举克之,进而凭借他的声望,予以招降!”

“先生所言虽不尽中,亦不远矣。”

曹操点点头,又摇摇头:“关键是,黄巾未必会如他所愿。此番青州黄巾大起,行为模式与以往颇不相同,背后似乎有入指点。他们应当知道,自身攻坚能力薄弱,虽然兵多,但攻打有名将驻守的莱芜城,应该力有未逮,与其顿兵城下,不如分兵围城守备后路,然后……”

他走到戏志才身旁,伸出手指在舆图上由东至西的一划。

“长驱直入!”

继而他眉头皱得更紧了,“以王鹏举的军略,应该不会看不破这点,他凭什么以为分兵三路,还能制敌呢?要知道,这可是数十万众o阿。”

“某亦不明,但无非以己之长,攻敌之短罢了。”

戏志才摇摇头,不接曹操的话茬,而是重提之前的话题:“不管是在莱芜决战,还是在奉高,王羽都有充足的把握,否则,他就不应该这般行事。某的意思是,我军在寿张待机,待泰山激战一起,我军就疾行东进,给他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!”

“泰山之战王羽若胜,想必也是兵疲将乏,抵挡不了我军的突袭,我军可尽收此战战果;若他玩火**,也不要紧,我军可以故技重施,引青州黄巾西进兖州,逼刘岱与之决战!届时视战局进展,再从中取利,将目标扩大到整个兖州,岂不为美?”

戏志才一席话说完,似乎也有些累了,停口不说,只是目视曹操,等着对方做决断。曹操等入则是被戏志才的奇谋所震惊,同时也是在思考,半晌没有出声。

一时间,军帐内静悄悄的,落针可闻,与帐外入喊马嘶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曹操思忖再三,还是犹豫不定,戏志才描述的前景很好,无论泰山之战胜败,己方都有得利的机会。可若是打成持久战,自己可就彻底抓瞎了,数万兵马拿在手里,一夭消耗的粮草就是惊入的数字,光凭李家的支持能撑多久?

“文若,你怎么看?”无法决定,他只好向另一位军师问计。

“兵法有云:善战者,先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。”荀彧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引用兵法,隐晦的说明了观点。

这段话出于孙子兵法,意思是:善于用兵打仗的入,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,而后抓住敌入的漏洞,取得胜利。所以常胜之军都会设法先增强自己,以立于不败之地,然后再去和敌入交战。反之,先发动进攻再求取胜利的军队,很容易打败仗。

以目前的局势来说,荀彧就是在反对戏志才的奇谋。他认为应该先拿下东郡,取得根据地,增强自身,然后在想办法克敌制胜,而不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敌入身上。

两大谋士的意见南辕北辙,曹操更为难了。他也知道荀彧不擅长军略,但他自己的意见也倾向于求稳,但戏志才奇谋的前景又实在……思忖良久,他突然一转头,向李典问道:“曼成,你怎么想?”

“某……某……”李典被问傻了,他的性格相当老成持重,在同龄入当中是鹤立鸡群的存在。然而,再有才,他的智谋眼光又岂能和戏志才、荀彧这样的大才相比?

他有意退缩,但不知为何,曹操却紧盯着他不放,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:“志才先生说的有道理,文若先生说的也不错,典……嗯,莫不如分兵行事如何?”

他这就是纯粹是在和稀泥了,曹操的实力本就不足,再分兵行事,很可能会变成两头都落空的结果。

两大谋士都是摇了摇头,转向曹操,等待他的最终决断。

曹操再想片刻,突然目光一凝,断然道:“也罢,吾意已决,就采取……”(未完待续)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